您的位置:吾爱首页 > 吾爱论坛 > 添油加水空间 > 博大精深 中国历代13大名楼大盘点(组图)
博大精深 中国历代13大名楼大盘点(组图)#楼主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中国古代的楼阁,或用来纪念大事、或用来宣扬政绩、或用来镇妖伏魔、或用来求神拜佛,其中又以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最为出名,并称“中国三大名楼”。
中国古代多在临水之地建楼,取凭高远眺,极目无穷之妙。达官显贵墨客骚人登楼一游,或际会四方之客,或酬唱应和之曲,放悲声,抒情怀,低吟浅唱,壮怀激烈,皆可乘兴而来,尽兴而去。故中国历代名楼皆有名诗佳作千古传唱。 三大名楼能够享誉海内外,是和文人墨客、迁客骚人的文化活动分不开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勃的“滕王序”、崔颢的“黄鹤楼”在成为千古绝唱的同时,三大文化名楼的盛名也就随之而来了。
除了赫赫有名的“三大文化名楼”外,我国的名楼还有:位于山东烟台的“蓬莱阁”、广西容县境内的“真武阁”、安徽马鞍山的“太白楼”、浙江嘉兴的“烟雨楼”、广州越秀山上的“镇海楼”、贵州贵阳的“甲秀楼”、四川成都的“望江楼”、云南昆明的“大观楼”、山西永济的“鹳雀楼”等等。
博大精深 中国历代13大名楼大盘点(组图)#1楼
黄鹤楼
黄鹤楼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之巅,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自古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代名士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而崔颢的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直被认为是千古佳作很多人都能背诵。因这首诗,成就了黄鹤楼“文化名楼”的地
博大精深 中国历代13大名楼大盘点(组图)#2楼
博大精深 中国历代13大名楼大盘点(组图)#3楼
博大精深 中国历代13大名楼大盘点(组图)#4楼
博大精深 中国历代13大名楼大盘点(组图)#5楼
大观楼
大观楼位于昆明城区西南部,地处滇池北滨,与太华山隔水相望,在过去被称为“近华浦”。早年因滇池水位很高,宋元时,大观楼一带还波涛滚滚。元明以来,不断开挖海口河,滇池水位下降,水域缩小,现在的大观楼一带才渐露水面,成为小岛,但周围仍是一片水乡泽国。大观楼始建于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九年,巡抚王继文路过此地,见此处湖光山色优美,视野开阔,于是大兴土木,挖池筑堤,种花植柳,兴建了大观楼及周围建筑。大观楼原为二层,因面临滇池,登楼四顾,景致极为辽阔壮观,故命名为“大观楼”,并与岳阳楼、黄鹤楼齐名。
博大精深 中国历代13大名楼大盘点(组图)#6楼
博大精深 中国历代13大名楼大盘点(组图)#7楼
博大精深 中国历代13大名楼大盘点(组图)#8楼
博大精深 中国历代13大名楼大盘点(组图)#9楼
烟雨楼
烟雨楼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湖心岛上,岛登岸处的入口是“清晖堂”,建于公元1826—1874年,为皇帝南巡而建。右侧壁间有“烟雨楼”三字石碑,配南北两厢,各为“菱香水榭”和“孤云移”,出南门西折就是“烟雨楼”。“烟雨楼”三字横额为董必武同志手书,笔力苍劲,登楼可以看到东南岸停着一只中型游船,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一大”的纪念船。“烟雨楼”始建于公元940年前后,位置在湖滨,取杜牧诗“烟雨”二字命名,以后屡毁屡建,至宋时已成一方之胜。明末又毁于火,到公元1584年,嘉兴知府赵瀛,征夫修城河,运土填南湖成湖心岛,第二年在岛上仿旧重建烟雨楼,从此“烟雨楼”就在湖中了。
博大精深 中国历代13大名楼大盘点(组图)#10楼
博大精深 中国历代13大名楼大盘点(组图)#11楼
博大精深 中国历代13大名楼大盘点(组图)#12楼
望江楼
座落在成都东门外锦江河畔的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积176.5亩,是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古迹和游览胜地,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薛涛一生爱竹,常以竹子“苍苍劲节奇,虚心能自持”,的美德来激励自己,后人在园内遍植竹子以示敬意。园内名竹荟萃,有竹150余种,又称“竹子公园”、“锦城竹园”。崇丽阁和濯锦楼枕江而立,是园里的主要建筑。崇丽阁矗立在锦江岸边,是一座高27.9米的木结构高大建筑,壮丽雄伟,是成都市的标志物。该楼建于清光绪十五年,共4层,朱柱碧瓦,宝顶鎏金,其名取义于晋代文学家左思《蜀都赋》中的“既丽且崇,实号成都”一句。古时成都人由水路远行,亲朋好友多在此送行,因此这里的建筑被称为望江楼,民间沿用至今。
博大精深 中国历代13大名楼大盘点(组图)#13楼
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是继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后的江南第四大名楼。
建阅江楼的初衷,始于626年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为朱元璋在其称帝前,在狮子山上以红、黄旗为号,指挥数万伏岳,击败了劲敌陈友谅40万人马的强势进攻,为其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基础。14年后,公元1374年,也就是洪武7年的春天,朱元璋在狮子山建一楼阁,亲自命名为阅江楼,并以阅江楼为题,命令在朝的文臣职事们各写一篇《阅江楼记》。留传至今的有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翰林大学士宋濂的《阅江楼记》和朱元璋亲自撰写的《阅江楼记》和《又阅江楼记》等三篇文章。朱元璋还动用了服刑的囚犯,在狮子山顶修建了建楼用的“平砥”,也就是地基。朱元璋在写了楼记、打了地基后又突然决定停建阅江楼,并在他的《又阅江楼记》中说明了停建的理由:一是上天托梦给他,叫他不要急于建阅江楼;二是在他经过深思熟虑后,觉得应该抓迫切需做的大事,建阅江楼这事应该缓一缓。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集中财力人力修建南京和中都凤阳的城墙,后来连中都凤阳的城墙也因耗费巨大而停建了。
博大精深 中国历代13大名楼大盘点(组图)#14楼
城隍阁
杭州城隍阁位于吴山天风景区, 连地下共七层的仿古楼阁式建筑高41.6米,炫煌富丽,融合元、明殿宇建筑风格,大处着眼,细处勾勒,兼揽杭州江、山、湖、城之胜。
城隍阁主顶顶端为葫芦状宝瓶造型;四个副顶顶端设凤凰造型,整座楼阁仿佛一群展翅翱翔的凤凰,又如仙山琼阁倚天耸立,令人神往。
城隍阁二层东楹柱悬明代徐渭名联“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底层大厅南、西、北三面,倚壁设灯光橱窗展示大型硬木彩塑《南宋杭城风情图》,对面嵌壁青石线刻画描绘杭州历代名贤画像和10个民间神话故事;三到顶层都有休闲服务设施。上吴山,登城隍阁,举目四望,穹宇莽苍,大地坦荡,湖山秀靓,城市兴旺,好一处名不虚传的人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