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吾爱首页 > 旅游资讯 > 内蒙古西乌旗 用草原文化做旅游文章

内蒙古西乌旗 用草原文化做旅游文章
□ 金蕾 记者 沈仲亮 中国旅游报·第一旅游网
近日,内蒙古西乌旗举办了“银色西乌珠穆沁—草原冰雪嘉年华”大型活动,推出了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的游客。近年来,西乌旗围绕草原文化做了一些可圈可点的旅游文章。
草原文化,是一笔丰厚的遗产
“乌珠穆沁”在蒙古语中为“摘葡萄者”的意思。据历史记载,乌珠穆沁部落早在13世纪就生活在阿尔泰山脉葡萄山一带,17世纪中叶迁至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盟东部。1641年,部落首领道尔吉恢复其“乌珠穆沁”名称。1949年,在此成立了东部联合旗,1956年后改称为西乌珠穆沁旗(简称“西乌旗”)。
西乌旗是一个以高平原为主体的地区。近几年,该地区力图理顺、整合自己的草原文化,努力对外推广自己的文化品牌。
内蒙古社科院党委书记吴团英表示,中华民族的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繁衍生息在中国草原地区的部族、民族、民族族群相继创作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稍微展开一点来讲,重点是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建立在其上的思维方式、观念、思想,其核心是草原民族的价值观以及审美观等。
据介绍,西乌珠穆沁草原是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文化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有浓郁的蒙古族民俗风情、典型的民族文艺体育活动和丰富的地方风味特产;有保留着蒙古族传统的宫廷文化、祭祀文化及游牧文化;也是“摔跤健将摇篮”、“蒙古长调之乡”、“民族服饰之都”等。
专家表示,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就是“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这是一笔丰厚的遗产,需要草原的子孙们世代继承下去。
文旅融合,推动纵深发展
吴团英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建设与旅游建设要进行深度的结合,其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传统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旅游当中发挥作用。
事实上,旖旎的草原风光,独特的区位环境,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的文体活动,构成了西乌旗发展草原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西乌旗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西乌旗依托全旗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形势,坚持“文化塑旗、旅游活旗”的发展思路,深入挖掘草原文化内涵,打造西乌珠穆沁草原文化旅游品牌。
自2006年以来,西乌旗连续举办6届“多彩西乌珠穆沁—草原民俗风情节”和6届“银色西乌珠穆沁—草原冰雪嘉年华”两大主题活动,将蒙古族传统文化体育活动与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大型系列活动有机融合起来,分别瞄准了夏季和冬季旅游市场。
围绕这两大主题活动,西乌旗成功举办了吉仁马文化节、巴拉嘎尔高勒骆驼文化节、搏克邀请赛、鞍马赛、民族射箭比赛、祭敖包仪式、摄影书画展、蒙古族女士技艺赛、民族服装表演、业余乌兰牧骑汇演等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体赛事。
蒙古族一直以勇猛和善骑射而著称于世。早在部落联盟时期,摔跤(也称‘搏克’)、赛马、射箭这三项技能就成了推选和衡量部落首领的重要条件。到了元代,统治者更是明确规定蒙古族男子必须掌握摔跤、赛马、射箭三项技能,这三项便被统称为“男儿三艺”。
为了借力这一文化资源,从2004年开始,西乌旗成功举办了“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2048搏克大赛”、 “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800蒙古马‘阿吉乃’大赛”、 “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1024人射箭大赛”。摔跤、赛马、射箭这三项蒙古族传统的“男儿三艺”活动最终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提高了草原文化旅游的知名度。
2011年10月29日,西乌旗“男儿三艺”博物馆开馆,这是全国首个以“男儿三艺”为主题的博物馆。其主要内容分为天骄子孙、追风金鹰、拔山健儿、射雕英雄、大漠英风五个单元,真实地展示了蒙古族“男儿三艺”的历史风貌和时代风采。
据西乌旗常务副旗长乌日图那顺介绍,2011年,西乌旗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280万元,实现了历史突破。
一些当地牧民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充满期待的。他们告诉记者,一些牧民的生活还是很辛苦的,做好了旅游,就能有更多的“活钱”。
草原旅游,需进一步提升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刘明新表示,虽然西乌旗已经有了一些较成功的做法,但依旧有需要提升的空间,进一步推动旅游精品战略。旅游精品战略是加速实现旅游资源到产品,产品到市场,市场到形象转化过程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建议充分利用西乌丰富的草原传统文化资源,打造“修学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等精品活动,形成蒙古族旅游品牌体系。
学者乔然表示,基于草原文化发展旅游,现在最好的契机是环保节能。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强调节能减排,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往低碳无碳产业、文化产业、旅游经济上调。国际上也非常关心中国的环保问题,其中重要的一块就是草原环保。这就给包括西乌旗在内的代表性的草原地区带来一个极好的发展契机。“具体做法有很多,比如,在冬季旅游节里举办草原环保技术产品博览会,将所有涉及草原节能环保的技术、设备、器材全部邀请过来进行展览、交易;倡导碧绿的草原不能让燃油汽车进入,提倡节能环保的电动车产业,还可以办一个草原电动车拉力赛;设立国际草原环保论坛,邀请世界上有草原的国家的代表来参会,这个全国首创的论坛可以做成旅游亮点。”
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民族节庆专委会副秘书长张勃表示,草原文化要进一步推广出去,需要加强对游客的分类研究、动机研究、途径研究、感受研究。“比如,游客的年龄、职业等特征;游客为什么来,怎么来;游客希望看到什么,有哪些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认真研究和调查的。”
刘明新还认为,应该建立蒙古族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基地,塑造旅游商品品牌,打造旅游商品购物街、中心店、精品店等。当然,除设计民俗旅游产品,如奶制品、民族服饰、饰品、木雕、根雕、骨雕、金银器、乐器、剪纸等外,还要设计符合现代都市人旅游消费心态的都市产品,比如印有地方符号的手机套、钥匙链等,物美价廉且特色突出。
专家强调,草原文化留给旅游的最大卖点就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相融,这一副图景是决不能破坏的,需要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让草原文化真正融入当地百姓的生活中。
国内(国外)机票最新优惠: 咨询电话:400-620-5166
在线问答MSN:i5iucn23@hotmail.com
企业QQ:4006205166
出境旅游线路最新发布:http://www.5iucn.com/abroadtour.asp
吾爱旅游网签证中心代办美国个人旅游、探亲、商务签证
http://www.5iucn.com/visa.asp?country=26
咨询代办电话:400-620-5166
更多出国签证 酒店 机票 提问请到新浪微博:@吾爱全球签证中心 微信:visa5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