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visasly 微信平台:visa5i 咨询电话:186 1189 5166
50个国家(地区)对因私护照免签落地签证政策靠谱指数2014年12月最新版

您的位置:吾爱首页 > 旅游资讯 > 大雪南侵带给人类巨大麻烦 全球变暖是罪魁祸首

大雪南侵带给人类巨大麻烦 全球变暖是罪魁祸首

http://www.5iucn.com/  新闻来源: 环球时报   发布日期: 2008/2/5 15:22:00

“中国遭遇了我国气象记录史上少见的灾害性天气过程,这属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气候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谈起这次南方的雨雪天气时,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尽管这场雨雪与北方常见的大雪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但它带来的灾害却是百年不遇的。本报记者与不少高纬度国家的朋友谈起此事时,他们都觉得这样的雪灾确实少见。对此,国家气候中心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解读说,当大雪南侵时,它所带来的麻烦和伤害是常人所意想不到的。


历史上有几次罕见大雪


“欧洲的暴风雪太常见了,每次积雪都有好几十厘米厚,雪崩现象常常发生,但是近年来欧洲的暴风雪很少像中国那样让大部分地区交通受阻,还影响到了物价、能源”。德国气象研究中心老专家埃勒博克教授对《环球时报》记者回忆起了欧洲1947年大雪灾时的情况。那是二战后的第二个冬天,大雪连续下了20多天。很多房屋被埋在大雪下面,温度低至零下20度。几乎所有河流全被封冻,很多地方的交通完全中断。政府停止供煤让许多企业、工厂、学校及国家机构不得不临时关门。埃勒博克教授说,德国当月的工业生产减少了1/4,仅汉堡一地就有30人饿死、冻死。有关材料还记载了历史上最大的暴风雪,那是1979年1月发生在欧洲西部、北部和原苏联西北部地区的大雪:原联邦德国的大雪连续下了80小时,有一个州的积雪深达3米,停车场上的汽车被积雪掩埋,公路上的汽车根本无法开动;英国普利茅斯港的积雪厚达7米,同外界交通完全隔绝;瑞典斯德哥尔摩郊外成群的狼甚至跑到附近居民区避雪。


对付大雪,北方国家的居民显然更有经验。莫斯科的新闻评论员谢尔盖听说中国南部省份不少家庭断电,室温达到零下时对记者说,“这真难以想像,莫斯科住宅的室内温度是不会低于15度的”。他说,俄罗斯的房屋建筑结构也和中国南方不同,窗户都使用双层结构,房屋的密闭性很高,至于清扫积雪,每天早上5点是莫斯科扫雪工人最忙碌的时候,大量的扫雪车在街上除冰扫雪,撒盐和煤渣。路易萨是温哥华一个社区委员会的成员,他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加拿大本来一年中要有半年下雪,但由于近年来的暖冬现象,加拿大西部雪量很少,有个城市几年前为了节省开支把扫雪车当作无用物资给处理了,结果去年碰上大雪,只好动员人民群众上街撒盐。“好在加拿大人扫雪经验丰富,要不然也会跟中国这次一样遭灾了”。

降雪线在北回归线以南


“这是我国气象记录史上少见的灾害性天气过程,属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1961—2005年中国雪灾分布图显示,我国华南、四川盆地、云南40年的年平均降雪还不到5天,国家气象局新闻发言人矫梅燕说。一般来讲,以一星期为一周期,如果有3天冷,大概后3天温度就会回升,但是这次南方的雨雪过程却持续了半个月一直没有回暖,这是非常少见的。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凌一边指着中国灾害性气候图一边向《环球时报》记者解释,这一次的降雪线基本上是沿着广西中越边境的沿海地区、南宁以南,向东延伸到广州,再向东延伸到福建地区,“降雪线跑到了北回归线以南”。


王凌说,其实,不仅我国南方遭受雪害,北美地区从去年年底开始就持续遭受暴雪的考验,美国、加拿大两国已至少死亡75人。今年年初,北美这场号称有记载以来波及范围最广的暴风雪还一直向南侵入到北纬20度左右的墨西哥中部地区,让习惯了温暖气候的当地人不得不点起火炉取暖。1月2日,伊达尔哥州山区的居民们收到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当天清晨,在这个冬季温度基本在10度以上的地方,居民们醒来后不仅发现气温骤降,而且屋顶、街面都被雪花覆盖。当地媒体说,这是10年不遇的大雪,老人们却说至少有30年没见过雪了。墨西哥人显然也被这场突如其来的降雪搞得措手不及:公路上的雪结成冰,路面上横躺着被雪压断的树枝,人们为了外出欣赏难得一见的雪景,还酿成了好几场车祸。数度南下的强冷空气,还让一大部分墨西哥人尝到了零度以下的寒冷滋味,杜兰戈州的洛西亚村两周前温度骤然降至史无前例的零下18度,纬度与海南相同的墨西哥城竟然降至2度,有的州还传出了冻死人的噩耗。


欧洲也是一样,南部的西班牙、意大利等国都遭遇了大雪。意大利佛罗伦萨遭遇21年来首次降雪,当局宣布那不勒斯周围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在亚洲,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大雪;阿富汗一些地区积雪竟然达到200厘米;土耳其已有4人死于冰雪中,数千个村子与外界沟通的道路遭冰封。由于今年印度异常冷,就连新德里人也在担心,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会让常年高温的新德里下雪。《印度斯坦时报》编辑帕拉维还对记者说,“我从电视上看到那么多中国人由于大雪滞留在机场和火车站,还有很多地方停电、停水、道路中断。真是物极必反,美丽的雪花泛滥成灾。新德里这几天最低气温降到2.3度,我们就冷得受不了了,真不知道中国人怎么过呀!老天睁睁眼,不要再下雪了”。


“世界气象组织刚刚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全球范围内的多雨雪天气将持续到今年3月份。”中国气象局气候诊断预测室副主任任福民28日表示,“显然,全球都低估了这场灾害性天气的强度。”

中国南北气候存在巨大差异


“无论是与世界历史上还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寒流和暴风雪灾害相比,我国目前的这场雨雪都远没有达到那么严重的程度”,王凌说,但是,它给南方地区造成的灾害却是50年不遇的。专家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南北气候差异。


“事实上,在湖南、江西、广西、贵州等省下的不是雪,而是比雪更可怕的冻雨”。据气象专家介绍,过冷雨滴(低于0°C)与地面或物体相碰而即刻冻结的雨就是冻雨,冻雨结成的冰叫“雨凇”。冻雨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气象灾害,它边降边冻,能立即粘附在裸露物的外表,形成越来越厚的坚实冰层,因为“雨凇”极不易被铲除,因而它还有个外号叫“桐油凝”。专家解释说,输电塔在下雪天时,可以承受2-3倍的重量,但如果下冻雨,可能会承受10-20倍的重量。电线结冰,遇冷收缩,风吹引起震荡,就使电线不胜重荷而断裂,而雨、雪、冻雨和寒风中的潮湿空气最终都会变成地面的结冰。冻雨在干旱、少雨的北方极少出现,东北下雪后的路面形成的实际上是“冻雪”,内部有缝隙,汽车走走问题不大,电力线路也很难覆冰。


专家分析说,1月以来,北半球欧亚地区高纬度冷空气不断分裂南下,但是较强副热带系统却阻挡着南下的冷空气,这两股气流恰好交汇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当强大的冷空气与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相遇时,雨雪天气就容易发生。我国东部地区的水汽条件又比较好,江河湖面多,就使得降水更易发生。而且,这次的冷空气与以往不同,是一个缓慢的补充过程,冷暖空气不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织聚集,就出现了持续不断的雨雪天气。”正是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南方多省在气温不及北方低、降雪不及北方大的情况下,却遭遇了冰冻强度、范围、持续时间都超过北方的灾害。


冻雨天气并非只发生在中国,东西部都是开阔海岸的加拿大也时有发生。1998年1月,冻雨夹雪的天气就给靠海的魁北克、五大湖地区的安大略以及美国东北部一些地区造成了历史上最大的冰灾。魁北克省路面结起60—120毫米的冰层,1000多座输电塔被压塌,导致400万人无电可用,水站被冻结无法工作,美国缅因州有一半以上的居民家庭断电,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都陷入瘫痪。至今很多加拿大人都记得那场灾难,由于很多树木被冰雪压死,人们称它为“圣诞树屠杀事件”。不过,由于加美两国对灾害应变预案准备充足,冰灾开始后3天,1.5万名军人就赶到现场指挥交通,给灾民提供应急食品,协助修复损坏的公共设施,为了恢复供电,有关方面甚至调动了3个铁路专用的“火车头”发电机。7天后,当地交通逐步恢复正常,21天后,所有断电家庭恢复供电。
中国的灾难不只是一个国家的灾难


在德国气象研究中心老专家埃勒博克教授看来,欧洲南部最近爆发的大雪和中国南部的雪灾有相似之处,这主要与大气环流异常及“拉尼娜事件”有关。王凌在谈到造成中国大范围降雪的深层次原因时也认为,这与“拉尼娜”有关。


专家解释说,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小女孩、圣女”的意思,与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拉尼娜与厄尔尼诺是一对孪生兄妹,都与全球变暖有关。科学家公认,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容易频发。”专家说,从理论上来讲,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暖冬和冷夏,拉尼娜则会导致冷冬和暖夏。去年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并持续至今,形成了“拉尼娜事件”,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此次“拉尼娜事件”属于中等以上强度,将至少持续到今年夏季之前。统计分析表明,“拉尼娜事件”发生的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中纬度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而我国中东部、南部地区恰恰处在这个位置上。这股又冷又潮湿的大气团何时才能移开?中央气象台专家表示,这要取决于地球大气环流的改变,使北方冷空气和南方暖湿气流的强弱对比发生变化。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到2月2日以前,贵州、湖南等地都会维持零度以下的低温,冻雨天气还将持续。但是,随着季节的交替,太阳和地球的角度也发生着变化,大气环流会发生变化。气象专家预测,随着立春节气的到来,这股冷空气将会减弱。


《印度时报》评论员索朋对记者说,中国此次降雪地带向南方扩展,说明中国的气候变化有了新的特点,这也是全球气候异常的一个新征兆。不幸的是,极端气候变化常常光顾发展中国家。他说,应对气候变化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现实问题,中国的灾难不只是一个国家的灾难,而是整个人类的灾难,因为造成灾难的原因是整个人类的过错。▲

  

更多出国签证 酒店 机票 提问请到新浪微博:@吾爱全球签证中心 微信:visa5i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