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visasly 微信平台:visa5i 咨询电话:186 1189 5166
50个国家(地区)对因私护照免签落地签证政策靠谱指数2014年12月最新版

您的位置:吾爱首页 > 旅游资讯 > 远离都市喧嚣 骑行圣城拉萨全攻略

远离都市喧嚣 骑行圣城拉萨全攻略

http://www.5iucn.com/  新闻来源: 新维度网   发布日期: 2012/8/29 12:20:56

在都市中郁闷的时候,一时心血来潮,给自己一个假期。直奔雪域高原骑行游西藏,经雪山过草甸、从寺庙到雪山,从热闹的城到下一个陌生的镇。沿途遇见不同的风景,感受不同的心境。随性所至,随遇而安,不计较舒适亦不论人性凉薄职场刀枪棍棒。有一颗随时准备好上路的心。或骑车游拉萨,或独自在色拉寺听辩经,不发一语,再回家去,这才叫生活。

骑行拉萨,别有风味

第一个骑车去西藏的人,会是谁呢?他出发前,有没有经历家人的劝阻同事的嘲笑?他在路上的时候,有没有因为劳累和缺氧而受伤?他在路上结识伙伴时,有没有暗自庆幸上天安排的缘分?他在到达拉萨时,有没有在布达拉宫前匍匐祈祷长久流泪?他在圣地的大道上一路狂奔时,有没有飞翔!

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当他风尘仆仆地回到家人面前,递上一路人和事以及风景的印迹时,他已然向恶狠狠的生活报了仇,见血封喉,快意恩仇。旅行,就是报仇!就是唤醒那些沉默的人肉陀螺,点燃众人温吞的心。

骑行拉萨“入门级”

在拉萨城区骑车,无需负重太多,停走随性。这是骑行西藏的入门篇章,简单易行且不耗费体力,圣城之旅,毕竟适应为先!

圣城古韵心中叹

永远不会让你无聊的拉萨,会随时勾引出你的好奇心。街头,由巷道枝节横生而出的小径、转角,处处有惊喜静候。千年久蕴的藏文化已经深入到这座城市的肌理与骨髓,每一座屋舍、寺庙都在诉说着段段千年的故事。暖暖春日,跨上你的“战车”,在这座城市自由驰骋吧,任两耳呼呼的风声弹奏那千年的古韵,而你却在古风遗韵里开始一段心的征程!

3月,拉萨的太阳仿佛染上春怠。8点多才欲显又遮地从山头而出。春日拉萨,阳光熨帖得人心都是暖而舒展的,没有阳光的地方却依然冷到刺骨。周身裹得像木乃伊般严实,仍会冻得直哆嗦。这时候,最好是先搞定早餐。一碗热腾腾的豆浆,可以让人从头到脚里里外外苏醒过来。今天拉萨市内骑游,行程十分轻松,总的骑行路程只有大约十多公里,那准备上路吧!

且慢!既然是骑行,一辆靠得住的好车是必不可少!出发之前上车行租车,和老板讨价还价一番是必须的。 每辆车25元一天,押金600元。交钱、提车、走人!

从车行出来。“车队”一个猛子扎进密集的人潮里,这里是拉萨人流最密集的地方——冲赛康批发市场,狭窄的巷道里挤满了过往的行人,还有各式的小贩。自行车以蜗牛的速度在人群里避闪穿行,实在是车技和耐力的一种考验。拥挤的人潮,像流沙一样把我们“滤”到人群边缘。豁然开朗之后,旅程正式开始啦!

初探雪域之上的“颐和园”——罗布林卡

首先抵达的柳梧大桥是必经之地,这是一座崭新的藏式风格大桥,藏式符号的装饰物点缀着整座大桥,灯柱之间也拉满了祈求幸福的经幡。远远看去,拱起的桥好像一头充满了力量的牦牛,载着拉萨城前行。放眼处,人行道逐渐变得宽阔,白色围墙顺着街道向前无限延伸。围墙的尽头在哪里?那里有什么?四下茂密的树林,没有给出任何答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循着长长的围墙转过去。

原来围墙的尽头是罗布林卡的正门。门口检票的大叔对我们指了指左边一间房子,示意我们买票。锁上车、排队、买票吧!游客的花费是60元,而当地藏族同胞只需要3元,别看他们的门票只要区区3元,可是这些藏族同胞怀揣着一颗虔诚的向佛之心千里迢迢赶来,将一生积蓄毫无保留地献给寺庙,这是我们一般旅客无法想象的。

和拉萨的很多景点一样,在这里游客只有通过安检后才可以进入。走进罗布林卡,就好像走进一片幽美的森林,在春日暖阳的抚摸下,园林显得格外秀美恬静,完全没有尘世的喧嚣繁杂。尽管高原才入初春,但这里已绿树成荫,树木遒劲苍密,生机不可抑制地尽兴舒展。地上尚有些许金黄色的树叶,和绿荫层叠的景致形成别致的辉映,也为园林增添了一分温暖的意趣。不过这种温暖并没有持续多久,几阵冷风吹过,天空便毫无预兆地飘起鹅毛大雪。纷扬的雪,无疑让我们领教了高原气候的多变与神秘。雪愈见稠密,渐渐覆盖起整座园林。我们漫步其中,好奇、敬畏油然而生。

好比北京的颐和园,罗布林卡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也因此向来被称为“宝贝林园”,每年春暖花开时,达赖喇嘛便会从布达拉宫移居于此生活和处理政务,自七世达赖开辟罗布林卡以来,历世达赖喇嘛不断地对其扩建,罗布林卡才有了现今宏大的规模。

相对于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则更像是一个养心养性的桃源之地。布达拉宫是历代达赖喇嘛平日处理繁重政教事务的地方。而在这里,他们有时间得以亲近大地,聆听自然,观赏景致,感受园林中的草木花石……从万物性灵中,开悟生命与轮回,为世人留下指引和生生不息的启迪。

和其他地方的宫殿有着先天的不同,安闲与舒适是罗布林卡最突出的特点。所有的建筑和设施都围绕这一理念而建,并事无巨细地累年完善。在历代喇嘛的授意和精心规划上,罗布林卡无疑仍能让人领略到昔日的惬意悠然。

可以想象,当年达赖喇嘛处理完政务后去乌尧颇章(凉亭宫)冲个凉水澡,涤荡心神,一解政务之乏;得闲可行至则措吉颇章(湖心亭)喂养动物;到了一年一届的雪顿节,达赖喇嘛便身着盛装登上康松思轮(观戏台)观看盛大的藏戏表演……或许,去过颐和园的人也能在这展开同样的想象,关于至高无上的权贵,也关于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奢适与堂皇富丽。

尽管大家都说罗布林卡是个热闹的地方,那可能也是因为纷至沓来探幽猎奇的游客。今日骑行于此,初春的罗布林卡特别安静,没有拥攘的人群,没有高声的叫卖,只有从寺庙里传出的喇嘛们的念经诵佛声悠远飘荡,如同从岁月深处浸润而出的清流,洗涤身心。恍然间,仿佛时光缓缓回到几百年前,一切返璞归真。

沉醉于高原上的“绿脂”——拉鲁湿地

关于拉萨城有这样一句话:“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 凡是去过大昭寺的朋友,都会听到关于这座寺庙建设过程中的历史故事。

相传大昭寺的选址是由文成公主通过测算确定的,那个时候这里还是一片沼泽地,为了建设寺庙就由羊驮着一筐筐泥土将沼泽填平。在藏语中羊读“惹”,土读“萨”,“惹萨”就是“拉萨”这个城市名字的最初由来。

由此,湿地和拉萨渊源久远。 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日温软的沼泽之境,化为一座钢筋铁骨的繁华城邑。然而在卫星地图上鸟瞰拉萨,一大块灼人的“绿脂”仍不可撼动地镶嵌凝固在城市的西北角,这里就是拉萨最后的一片沼泽——拉鲁湿地。离开罗布林卡,我们继续向北骑行来到拉鲁湿地。

春季的拉鲁湿地,别样动人。脚步越慢,越能真正地领略到它慑人心魄的美。满目的金黄浸染着水。大小不一的清潭被叠映成连绵不绝的金色。浩荡摇曳的芦苇荡在微风中,曼妙不可方物。由于特殊原因,拉鲁湿地的大门并没对外开放,我们只能隔着河道怅然望去。美丽的湿地,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湿地因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一河之隔,却是两个世界。一头是喧嚣的城市主干道,另一边是静谧的鸟儿天堂。初春的拉鲁湿地并不冷寂,反而有几分热闹。北方的候鸟越过万水千山迁徙到这里来过春,参加一年一度的Party。赤麻鸭在草甸子上翔舞,百灵、雪雀也不甘示弱地在芦苇丛中打闹,在水平面上掠水滑翔,吓得鱼儿四处逃窜。

拉鲁湿地曾经面临沙漠化的危险,当地环保机构为了保护这片“绿脂”,将拉萨河道引到湿地旁,随后又在河道上修起数座凉亭——这些凉亭看似景观设计,实则全是水坝,主要用来在枯水期向湿地送水。此外,河堤上的路灯设计也别有趣味:它们无需用电,自身有风能和太阳能两种模式来保证自身的运作。这不禁让我想起苏黎世——环保设施创意新奇,随处可见——那个世界另一头的骑行天堂。

仰望藏文字起源圣殿——帕邦卡

“野玫瑰”里的那些僧人们——色拉寺辩经

 

“野玫瑰”里的那些僧人们——色拉寺辩经

撑一支时间的长蒿 在“金色池塘”里放歌——金色池塘

挥别两位“天使”兄弟,我们开始一段轻松的行程。有上坡就必定会有下坡,穿过垭口,一段疯狂的发夹弯把我们引向山下。幸好先前“天使”兄弟曾提醒过我们,下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路上处处暗藏杀机,沥青的路面表面平坦实际上有很多凹凸处,肉眼很难辨认,下行的自行车如果快速经过很容易飞出去。因此,我们一直压抑着放纵的心情,捏着刹车缓缓行至山脚下。

拉萨河又回到我们身边,向着达孜的方向继续前行。途经扎耶巴寺的路牌来到一个三岔路口,顺着指示的方向望去,一座寺庙在山间若隐若现,甚是壮观。可是15公里的上坡让我们有心无力。这比刚刚翻过的纳金山难度更大。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我们还是放弃了去这座寺庙,带着遗憾和不甘挥泪前行。

离达孜不远了。“金色池塘就在前面!”一位同伴突然叫喊起来。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语的时候,脑中浮现出一片金灿灿的湖中仙境的画面。金色池塘应该在秋季才能完美地展现出它的韵味,而现在是初春呀!

脑子里正在胡思乱想,我们已经闯进了一片斑斓的林海。初见嫩绿枝条的树木,与蓝天白云、碧绿湖水融为一幅宁静的油画,有着凡高笔下的张扬,也有着莫奈画作中焕发的一种非凡的能量和生命力。将自己放逐到景色如画的树林里,极目四望,眼花缭乱:红色绿色黄色相映成趣,远处湿地上的野鸭在浅滩嬉水,近处清澈见底的池塘里鱼儿成群嬉戏,动静相织,甚是热闹。这里便是赫赫有名的“金色池塘”。置身其中,它的美就近在身旁,而幸福就在这一刻降临,在我们挑战自己的极限之后,来到这里,享受这里的宁静、安详以及各种生物的惺惺相惜。

只想此时的时光,慢些再慢些,让我们撑一支时间的长蒿,向青草更深处慢游,满载一船星辉,在“金色池塘”里放歌 。

贡塘寺 供奉神仙之间的爱情——终点之后的余温

急急地饱餐一顿,时间已经不早。精疲力竭的同伴们再也提不起劲儿骑车了,合计坐车回拉萨。为了一睹蔡巴寺和贡塘寺的容颜,我决定单独前行,沿着318国道往拉萨方向进发。

独自骑行总是孤独的,完全没有心思观看身边的风景,不断搜索着蔡公堂乡的位置。顺着国道骑行,一路上不停打听,终于在离拉萨约十公里的地方找到了蔡公堂乡的位置。村子很隐蔽,公路边一座破旧的候车亭孤独地竖立在那里。两条小路从公路两侧分支出来,延伸进两旁的村落里,蔡巴寺和贡塘寺就藏匿其中,隔着公路遥遥相望。蔡公堂乡是一个典型的藏式村落,每栋房子都涂了一层白石灰的土墙,土红色的屋顶上长满了草垛。一条条只有一米多宽的巷道穿插其间,巷巷相连,编织成一座迷宫。如果没有当地人为你做向导,很难在院落丛中找到这两座寺庙的位置。

推着单车好不容易在一个村子的尽头找到了蔡巴寺,而迎接我的只是紧闭的大门,宁静的村庄冷清空旷,寻了半天才看到一位正在刷墙壁的阿姨,上前询问,被告知村子里的人每天晚上七八点会在寺庙念经诵佛,只有这个时候蔡巴寺才开门。

我只好怏怏地来到几公里外另一边的村子里,一位热情的藏族老者带着我七弯八拐地在“迷宫”里穿行。我在后面骑着车摇摇晃晃地跟着行了几分钟,不知道方向,完全迷失。突然他在一个巷子里停下,指着面前的一家院子对我说:“贡塘寺到了! ”

“这就是贡塘寺?”我满腹狐疑。从外面看,这寺和附近的房屋没有区别,白色的围墙红色的顶,连门都不比其他房屋的门大,看上去像个标准的藏族小院。

我半信半疑地推开大门,眼前豁然开朗。原来里面还真是别有洞天呀!金黄色的贡塘寺是典型的藏式风格寺庙,方石砌墙,顶饰金瑞、宝幢等物。大殿前面有一个小小的广场,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的“鲜花供佛节”就在此举行,这也是当地人年年踊跃观瞻的举世盛会。

传说很久以前有个武士叫做宗赞,他跟随文成公主护送释迦牟尼佛像进藏,死后成了大昭寺的护法大神,因为和美丽的护法女神白拉姆相爱,被赶出大昭寺,流放到拉萨河对岸次角林村。八世达赖强白嘉措念其可怜,派人在拉萨河对岸修建了次角林寺,并派宗赞为次角林村当地的护法神,掌管拉萨河谷的晴雨丰歉。在这里,多情的宗赞大神又与附近贡塘寺女神相爱,掌管整个拉萨的大神知道后,不准他们生活在一起,只有藏历四月十五日“鲜花供佛节”时可以有一天一夜的欢聚时光。

次角林村民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在这一天以隆重的仪式,把宗赞神像抬到贡塘寺,在贡塘寺神殿里和贡塘女神同住一宿,互诉衷肠。第二天两神与民同乐,与民同舞,踩着强烈的节奏,应着激荡的鼓点,进行一场神的表演,把整个节日以及所有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然后依依不舍地再度分开,盼来年再相会。这和我们的七夕颇有几分相似。

看惯了人世间苦恋鸳鸯们的海誓山盟,没有想到不食人间烟火的众神也会有如此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

骑行拉萨“专业级”

这是拉萨“最高难度”骑行路程。海拔4000米以上的崎岖路上,氧气的剥离给人带来微醺的醉意,然而天上的湖泊,尽头的云彩却富含心灵之氧。你看那远方,骄傲的冈巴拉山耸立,寂静羊湖高悬在天涯,将冒险的勇气装满袋子挂在腰间,在这条我们梦里熟识的路途上,我们像少年飞驰!

在西藏 我们最爱陌生人——骑车“撞”到牛皮船

第一天的目的地是曲水县城,离拉萨50公里左右。经过布达拉宫时,每个人都很激动,在照相机前各自摆起张扬的Pose,大声对着拉萨说:“Bye-bye。”是的,对于我的队友来说,这是在拉萨最后的纪念,也是漫漫长征前的一次誓师,他们即将离开西藏往印度去了。门牙甚至激动得泪流满面地说:“我终于要实现我的理想了。”信仰漂浮在布宫前的高空之中,他辞去工作来到西藏这一路,每天都要泪流满面数十次,这并不是没有理由。一个在事业上做得风生水起的都市白领突然放弃眼前的一切,开始流浪,在他曼妙的梦想背后,是强大的行动力。我们能在一百个人的嘴里听到我想去流浪,却鲜能见到背起行囊的那个人。

骑上自行车,沿着马路一直往西南方向行进。渐渐离开市中心,两边的房子越来越稀少了,景色也渐入野外的风光。大约一个小时左右,进入318国道,路面很好,拉萨河一路伴随我们前行。途中只要经过村庄就会遇到热情的藏族同胞,无论老人还是孩子,都会远远地向我们招手,对我们说:“Hello!扎西德勒!”我们礼貌地回敬:“Hello!”然后迎来一脸阳光般温暖的笑容。

超越“无法超越之山”——攀爬 “九曲十八弯”

早就听说过要去羊卓雍错,首先必须征服这座海拔约5030米的冈巴拉山。从它藏语的意思 “无法超越的山”里面,我们可以想象,要征服25公里、海拔上升1200多米的山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地图上查看,它位于西藏雅鲁藏布江与羊卓雍错间的拉轨岗日山的鞍部,是前藏与后藏的习惯分界线,也是浪卡子县与贡嘎县的界山。

由于前一天养足了精神,大家都铆足了劲儿希望一鼓作气翻过山顶。山的坡度比我们预想的要陡,从村子出来才骑了两三公里,士气就开始慢慢消失,骑行的速度越来越慢,我们三个大男人干脆推着车走起来。团长不愧是团长,上坡路也依然生猛,踩着踏板没心没肺地向前冲,一会儿就看不见“尾灯”了。只有在每个里程碑上面看到她到过的痕迹——她总是不放弃任何表达的机会,用鲜艳的红笔在里程碑上写满了各种字句。

一路上虽说缠绕于山间的307省道路面平坦,但是公路旁边就是万丈深渊,站在路边往下望去,心惊胆战。在大山深处,黄褐色的山脉光秃秃的,部分地段简直是寸草不生,峡谷里的河水结了冰,犹如一根白色的哈达悬挂在沟壑里。公路顺着山势修建,这里“九曲十八弯”的盘山路以曲折而闻名,好像一条长蛇缠绕着大山。听当地人说,冈巴拉山一共有六层盘山路。我们站在高处往下看,离开了几乎大半天的冈巴村却依然在眼前,好像我们从来没有走远过。

就这样,半推半骑地缓缓向前行进,到达垭口时天已经漆黑,累得半死的我们决定在垭口的一间废弃的房子里住宿。屋外刮起刺骨的大风,窗户上发出“呜呜”的鬼嚎声,手脚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没有知觉了。本来只是要体验一下“风餐露宿”,现在看来这下玩大了。

吾爱旅游网签证中心代办全国个人旅游、探亲、商务签证
    http://www.5iucn.com/visa_list.asp

吾爱旅游网(www.5iucn.com)为您提供:各国签证代办、国外机票预订、国外酒店预订、欧洲火车票预订、日本火车票预订、出境意外医疗保险、出境旅游、国内旅游、自由行、个人旅游行程安排等服务

咨询电话:400-620-5166
    企业QQ:4006205166
    MSN在线客服:i5iucn20@hotmail.com

  

更多出国签证 酒店 机票 提问请到新浪微博:@吾爱全球签证中心 微信:visa5i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