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吾爱首页 > 旅游资讯 > 河北刁难办护照北漂的警员被处分 媒体称理应一律开除

河北刁难办护照北漂的警员被处分 媒体称理应一律开除
10月11日,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两起政府工作人员刁难办事民众的个案。一是北漂小伙小周为办护照,返回老家衡水武邑县达6次,多跑了3000公里。二是江苏丰县的小狄为办营业执照和法人执照,去当地工商部门跑了十几趟才办成。
事后,两地相关部门,都对涉事公务人员及其上级领导,作出处罚。
河北省公安厅12日晚间通报称,武邑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史某已被调离公安机关,留党察看二年,行政降两级;免去武邑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大队长房某职务,给予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分管领导王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河北省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董仚生12日表示,“谁给人民群众找麻烦,我们就一定让他有麻烦!”
据人民网消息,江苏丰县也对“往返11次办证”责任人进行了处分,其中,对三位分管县领导予以全县通报批评;给予县工商局局长党内警告处分,分管负责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县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党内警告处分,分管负责人行政记过处分;徐州市工商局决定给予丰县工商局大沙河分局局长行政撤职处分,丰县工商局决定分别给予其他直接责任者行政撤职、降低岗位等级处分。
新京报13日发表社论称,一些公务人员之所以胆敢摆出冷脸,刁难办事民众,是因为知道民众拿他们没办法。所以,类似将民众来回折腾许多趟的,理应一律开除。一年开除几个人,这无疑是最有震撼性的“教育”。
社论
政府机关办事难,症结在哪里
事实上,政府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已是个老问题,这么多年来,为治理该问题,各地整治办法层出不穷,政风行风评议开展了一轮又一轮,但总体而言,政府机关办事难依然未得到根治,许多人视去政府办事为畏途,此央视曝光之后,网民们群起吐槽去政府办事的种种痛苦经历。
政府机关办事难,表面上是一些办事人员素质及业务能力的问题,不过其背后反映的则是民众投诉维权渠道不畅。一些公务人员之所以胆敢摆出冷脸,刁难办事民众,说到底,是因为知道民众拿他们没办法,试想如果真正有一套“谁给群众找麻烦,自己就会有麻烦”的投诉处理机制,哪个公务人员还敢怠慢办事民众。
不可否认,当下,对于机关办事难的问题,不是没有维权渠道,如可以向办事人员所在单位,向上级,向政府热线进行投诉,不过,这些维权办法,往往耗时耗力,且成功率不高。因为不像企业公司,它们往往认为这种怠慢“上帝”的做法,极其恶劣,所以动辄就会开除当事人员,一些政府机关多把这种事情当成作风问题,要么不闻不问,要么和稀泥,真正事情闹大,也不过是处分调离,就像央视曝光的两个案例一样,连被处理者姓甚名谁也不会公布。这种偏袒的姿态,无疑使相关办事人员更加有恃无恐。
所以,要想根治政府机关办事难的问题,不能只靠教育,靠公务人员的自省,而是应从重建投诉机制入手,改变目前政府机关自己当自己法官的现状,建立由监察部门、人大代表、民众代表等多方参与的调查处理机构,统一受理民众对于公务人员的投诉,这种投诉一旦被证实属实,当进行严厉处罚,像类似将民众来回折腾许多趟的,理应一律开除。可以相信,每个地方如果真能下决心治理公务人员刁难民众的问题,一年开除几个人,这无疑是最有震撼性的“教育”。
对于民众而言,遇到类似机关办事受刁难的问题,不该忍气吞声,而应敢于维权。可以看到,即使目前维权渠道不畅,但也不是没有机会。像央视提到的丰县小狄,不就是因为向县里有关部门写信,使得办照的事情出现转机吗?无论是打12345政府热线,还是向上级部门投诉,还是通过网络、媒体曝光,都是可尝试的方式。不做沉默的大多数,而做有尊严的公民,一起向机关办事难说不,才能给决策部门以触动,推动问题的解决。从这意义上说,改变的力量,其实也在你我的手中。
更多出国签证 酒店 机票 提问请到新浪微博:@吾爱全球签证中心 微信:visa5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