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吾爱首页 > 旅游资讯 > 汶川地震之后,恶搞就是无耻!无耻!!

汶川地震之后,恶搞就是无耻!无耻!!
有一句名言叫: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这是历经纳粹劫难的阿多尔诺说的。
因为生存的残酷性,使人们不敢再奢望理想与诗意。那么,在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之后,特别是在全民默哀的5月19日,国内假使仍然有媒体用超级无聊而且特别卑劣的恶搞方式,来企图达到某种毫不负责任的另类狂欢效果,则只能用无耻来形容了。
据《重庆日报》报道,5月19日出版的第60期《旅游新报》在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刊发了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报道,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根据有关规定,决定给予《旅游新报》停刊整顿的行政处罚。
在这期以两名三点式美女作为封面的《旅游新报》上,下方显眼地打着一行黑字:本报推出汶川抗震特刊。而所谓的特刊,就是让一群三点式模特在人造的假废墟中间摆出各类风骚的姿势,取名曰“废墟重生”。这居然就是所谓的“汶川抗震特刊”!
旅游新报社表示,该期周刊系提前编印。换句话说,编印这期特刊的时候也许还没有发生地震。而为了“紧跟正在发生的特大新闻事件”,该报社“别出心裁”地想到了把“汶川抗震”嫁接到毫不相干的模特图片上的办法。也许,该报社的领导还曾为自己的高超嫁接技巧和娱乐至死精神而津津乐道过吧?是的,事实证明这确实很能吸引眼球,但紧接着的就是不计其数的愤怒口水。
如果说一些媒体记者在地震报道中,反而对救援工作和灾民情绪起到了负面作用(比如媒体反复报道的北川男子陈坚的死,在我看来就和众多媒体在救援时刻的过度采访不无关系),尚且只是因为某些记者的职业水准不高的话;那么,像《旅游新报》这种不惜借全民族的灾难事件来恶搞的做法,无疑已经完全突破了新闻媒体最为基本的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是对遇难同胞尊严的无耻亵渎,是对包括灾区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情感的严重伤害。
有人说,遗忘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再大的灾难也会很快成为过去,而不能转化成重塑信仰的动力,成为滋润世代后人的财富。这话说的也许特别刺耳,且不论其是否属实,但至少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如果在最应该用眼泪来记取灾难、来缅怀同胞的日子里,《旅游新报》之流仍不愿抛弃“一切朝钱看”的物质主义和娱乐至死的恶搞精神,谁能说对灾难的记忆不会很快被娱乐主义的众声喧哗所取代?
三天的全国哀悼日无疑是很短暂的,在此之后,对幸存者的关注和帮助应该持续,对灾难的反思议程应该启动,对捐助善款的管理和使用应该发力,对灾区的重建和对逝者的纪念应该关心,总而言之,时间将进一步检验媒体的公信度和成熟度。但愿《旅游新报》永远只是个例,但愿惨绝人寰的地震灾难有益“兴邦”,亦有助于媒体走向责任担当和品格成熟。
作者:舒圣祥
更多出国签证 酒店 机票 提问请到新浪微博:@吾爱全球签证中心 微信:visa5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