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吾爱首页 > 旅游资讯 > 中国人是否必须理解“圣诞文化”

中国人是否必须理解“圣诞文化”
12月24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平安夜”。在中国,伴随着圣诞节而来的,还有随处可见的“圣诞促销”和动辄上千元的“圣诞大餐”。一些西方媒体报道说,中国人正在“错解”圣诞文化,圣诞原有的宗教气息在中国已变成“花钱大肆购物的借口”。但《环球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道,不少中国百姓都认为,西方的节日对自己而言只是放松、休闲的娱乐由头,特别是很多年轻人喜欢圣诞,是因为有了一个可以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欢度的节日,不必把它们冠以太多“文化的意义”。
中国式“圣诞狂欢”
“圣诞全场5折起,平安夜当天购物满500元送精美礼品。”——近一周,许多人的手机上都会收到这样的短信息。纵然有关“抵制中国人过圣诞”的全民讨论从未停止过,但商家借助圣诞而开启的促销大战却有越演越烈之势。
“我越来越爱圣诞节了。”在外企工作的陈小姐对《环球时报》记者这样说道,其理由是“圣诞能买到最大幅度的打折商品”。陈小姐介绍说,今年她特意在圣诞期间休年假,准备和朋友去香港“血拼”。
而在平安夜当天,北京的大小酒店、写字楼门前几乎都耸立着各式各样的圣诞树。一位写字楼管理人员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们在12月20日就在写字楼门口竖起了圣诞树,因为“所有人都这样做”,这样才有“节日气氛”。
在北京某四星级酒店内,一场“千人圣诞大餐”也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用餐者需要持入场券才能享用这顿“自助式晚宴”,而这张“门票”的价格竟高达1680元。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年轻人是带着一家老小前来用餐的。这顿千元晚宴还包括了其它“内容”——抽奖、相声表演、歌舞等。一位大妈拿着抽奖得来的榨汁机兴奋地说:“呵,这节目弄得跟春晚似的。”
中国人必须理解圣诞文化?
伴随着圣诞节在中国的火爆发展,许多西方媒体也把目光投向中国人过圣诞的方式上来,不少西方人认为,圣诞在中国已经被“错解”。加拿大《国家邮报》的文章就说,在中国人看来,“圣诞节唯一要做的就是购物、派对”,他们“以错误的方式引入了圣诞文化。”
上海一家外企公司的美籍高管保罗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美国,圣诞节通常只是最亲密的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吃饭、聊天、拆礼物的“温馨时刻”,而在中国却变成了“热闹的群体狂欢”。
一位在复旦大学学习的韩国留学生也对记者说,她明显感到平安夜去教堂的上海人正在逐年增加。“去年的平安夜,上海国际礼拜堂挤满了看热闹的人,许多像我一样的教徒都无法在教堂内做礼拜。”她说,“原本祈求平静和安宁的圣诞节,在中国却变成了‘躁动的消费主义’。”
“圣诞节只是我们所需要的一个放松的藉口,你还以为是什么呢?”在环球网论坛中,一位网友如此评论道。面对西方人的评说,许多网友并不在意。另一位网友就认为,中国人有自己的节日文化,“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我们过西方的节日只不过是找个娱乐、放任消费的理由,并没想真正的“融入”其中。而记者接触的不少年轻人认为,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大家一起乐一乐,互赠礼物,为什么非要去理解所谓的圣诞文化呢?
正如一位正在享用“千元圣诞大餐”的王女士对记者所说的那样——过圣诞节,其实就为“图个乐儿”!(环球时报记者 李洁思)
更多出国签证 酒店 机票 提问请到新浪微博:@吾爱全球签证中心 微信:visa5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