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visasly 微信平台:visa5i 咨询电话:186 1189 5166
50个国家(地区)对因私护照免签落地签证政策靠谱指数2014年12月最新版

您的位置:吾爱首页 > 旅游资讯 > 危机公关 企业总要付出代价

危机公关 企业总要付出代价

http://www.5iucn.com/  新闻来源: 第一旅游网   发布日期: 2012/5/28 18:36:44

5月21日,本报9版刊登了《危机公关 维护导游权益》一文,从维护导游权益的角度,对旅行社危机公关进行了初步探讨。文章刊发后,本报记者接到了四川、海南等地旅行社总经理的电话,关于旅行社危机公关,他们有话要说。

□中国旅游报·第一旅游网 驻海南记者 王赵洵

海口民间:有时很受伤

听说记者为采访旅行社危机公关而来,海口民间旅行社副总经理顾东红显得很激动,“旅行社在危机公关中处于弱者地位,多数危机公关以游客很满意,旅行社背负惨重损失而告终。”顾东红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

2010年10月,游客王女士参加内蒙古某旅行社组织的阳光海岛纯玩团,由海口民间旅行社接待,10月4日早,在乘船前往一岛屿景区的船上,因当时风雨交加,海面风浪大,该岛屿景区没有使用大船接送旅客,而是用快艇接送,在途中突遇大浪颠簸,导致王某左髋臼粉碎性骨折、腰椎11/12骨折。意外发生后,导游立即拨打120救护,并将客人情况及时报备保险公司、旅行社质访部、计调部及总裁办公室,得到消息后,民间旅行社领导协同质访部工作人员赶到医院,为客人办理入院相关事宜。景区在费用方面一拖再拖,客人十分生气,见此情景,海口民间旅行社本着救治客人为先,也不想事态进一步扩大,垫付了客人在海南的医疗费,还依照客人要求办理转院到北京治疗等相关手续和飞机担架等事宜,所有费用近10万元。然而回去后,游客将民间旅行社和该景区一起告上了法院,法院最终判决两公司共同承担赔偿游客22万多元。

“我们前期垫付的近10万元加上法院判决的承担一半赔偿11万元,一共赔付了20多万元。其中法院判决的11万元可依据旅行社责任险由保险公司承担,但是前期救治的费用没有明确判决,这近10万元最终应该由谁来承担,至今仍悬而未决。”顾东红觉得委屈,“旅行社根据旅游合同的行程安排带原告等人到景区游览,登岛需乘船前往,船只由景区提供,原告在船只行进过程中客人身体受到伤害。况且当时天气恶劣,景区没有及时关闭,导游是在警示提醒、征询全体游客意见后,才按照行程上岛的。旅行社没有违约行为、对事故的发生既没有主观过错、也没有客观行为,更没有实施侵权行为,为原告垫付的近10万元应当由责任人承担。”

“旅行社为了赢得良好的口碑仍旧选择吃亏,幸好游客治愈了,要是终身瘫痪的话,那将是一个无底洞,旅行社可能都要倒闭了。”顾东红至今心有余悸,诸如这样的案例不是只有一例,因为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法出台,一遇见纠纷,各法院的评判标准不尽相同,多数偏向于自然人。“希望《旅游法》能够更加切合旅游实际情况,不管是企业法人、还是自然人,都应该体现人人平等,不仅仅是游客需要维权,旅行社也需要维权,有些情况下,旅行社也是受害者。”

银河假日:无奈的打假之路

“创新”本应该成为旅行社的重头戏,可银河假日旅行社董事长冯新银却为此头痛不已,因为辛辛苦苦推出的产品,很快就被其他旅行社过去不说,竟然起的几乎相同的名称。“因为假冒产品无法达到我们承诺的服务标准,我们经常接到游客投诉,问清楚了才发现,根本就不是我们旅行社的产品。但游客的误解影响了产品的美誉度,公司不得不走上打假之路。”

2008年8月1日印象银河品牌诞生,在西南市场刮起了一股纯净游海南的新风。但是,“前面你在创新,后面他在克隆,你用合理的报价招徕游客,他用降价的方式诱导游客。”冯新银说,海南某些旅行社开始模仿、克隆,对品牌的伤害不言而喻。

2010年,面对很多不知情的游客对“印象银河纯净游”产品的质疑,银河假日旅行社开始加大力度维护产品“专属权”。据冯新银介绍,该社曾经在成都双流机场设立印象银河游客VIP接待处,并通过赠送印有“印象银河”热带沙滩帽和品牌岛服,进行打假。

“有一次在机场打假,一个下午短短两个小时,120名称参加‘印象银河纯净游’的游客中,有70名参与的是真产品,另50名是被山寨版产品蒙骗,其中有27名现场退团参加了真正的印象银河纯净游。可见这个克隆比例有多大。”冯新银坦言,用打假活动来宣传正牌的印象银河,打击假冒印象银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树立了正面形象,也提醒了众多游客。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为了能维护品牌,今年,对产品进行了更新换代,将印象银河升级。

可是,困扰旅行社多年的克隆复制产品情况,何时休?一个旅行社该如何保护自己辛苦创新的产品?遇见此种情况,旅行社又将如何维权?成功的危机公关背后也存在着多年难解的难题。

危机公关的运作之道

□中国旅游报·第一旅游网 驻四川记者 白骅

旅行社企业,如何有效规避风险,当意外情况发生后又应该怎样妥善解决呢?本报记者采访了四川几位旅行社总经理,希望他们的经验能为业界提供一些借鉴。

有效预防

被访的旅行社总经理一致认为,旅行社的危机应对之道主要分为两大方面,其一是采取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预防意外的发生。

“旅行社实际上扮演着中间商的角色,要保障游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首先就必须选择优质的合作者。”四川省旅游协会旅行社分会会长、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经理何光厚说,“地接社、酒店、餐馆等都要选择有质量保障的。尤其是旅游车公司,必须选择具备相关资质的。”

其次是为游客购买必要的保险。根据相关规定,旅行社必须购买责任险,而意外险则不在强制购买之列,属于游客自愿购买的范围。几位接受采访的总经理认为,意外险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个险种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后旅行社的赔偿压力。

何光厚说,在这方面,四川省已经出台了地方性法规,要求旅行社必须说服游客购买意外险。

最后是及时掌握旅游目的地的天气、交通、政治局势、节庆活动等相关信息,对于可能发生意外的线路和产品,不向游客推介甚至劝其放弃。

去年3月日本海啸发生后,国家旅游局发出“出行提示”, 提醒中国游客近期谨慎赴日,避免前往福岛、仙台等灾情严重地区。虽然并非“禁令”,但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还是决定取消3月底之前前往日本本岛的所有旅游团队,并对客人实行包括签证费用在内的全额退款。郑军说:“这样做首先是抱着对游客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其次也是在规避企业自身的风险。”

据了解,目前,四川的旅行社几乎暂停了全部前往菲律宾的旅游团队。“原因很简单,万一出了事,谁能负得起责?”

妥善处理

尽管预防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但一些意外情况还是无法避免。当意外发生后,又该如何妥善处理呢?

何光厚说,首先应该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寻求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时候,或者是承受能力较弱的旅行社企业,更需要得到旅游主管部门的帮助。

以去年4月的台湾小火车事故为例。当时四川青旅的游客和全陪导游共31人在火车上,其中两名游客不幸身亡,其余29人不同程度受伤。获此消息后,四川青旅在第一时间向四川省旅游局汇报,省旅游局立即成立了工作小组,向国家旅游局报告、与台湾方面沟通、协调游客亲属赴台事宜等一系列工作随即展开,为妥善解决事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其次是尽快告知家属真实情况,并做好安抚工作。台湾小火车事故发生后,四川青旅及时通知游客家属,并安排工作人员一对一地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力争使大家稳定情绪,并寻求他们的谅解。“这对尽快妥善解决问题非常重要。”何光厚说。

经历过这次事件之后,四川青旅的一个小做法或许值得借鉴。由于游客信息登记表上一般只有游客本人的手机号码,事故发生后,两名游客死亡、一些游客重伤昏迷,一时很难联系到他们的亲属,四川青旅只能通过身份证信息到当地派出所寻求帮助,增加了工作量,也耽误了时间。自此以后,四川青旅在组团时,都会要求游客登记一个紧急状态下的联系人及联络方式,以备不时之需。

再次是及时联系保险公司,主动为伤亡游客争取赔偿。“这是必要的程序,保险公司的理赔也会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履行。”郑军说,“但是,作为旅行社,必须在这个过程当中体现出人道主义精神,首先态度要积极,其次也要依法或视情节给予一些赔偿。”他表示,这样做既能尽快平息事件,也不会再给旅行社带来更大负面影响。

最后是合理应对媒体,降低舆论负面效应。“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任何值得关注的事件都会很快在网络蔓延。任何人拿出手机拍张图片,随意编几句话就能对外传播。有时候,一些不客观、不真实的信息就会误导舆论。”何光厚说,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确定一名有相关经验的人员专门负责接待媒体,在掌握真实情况的前提下适时发布信息,做到统一口径。同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切忌使用“估计”、“推测”等词汇,以免让外界“发挥想象”,更不能一味推卸责任,激起民众的反感。

●观点

危机重在防范

□ 中国旅游报·第一旅游网 曹福荣

文中四川旅行社总经理的意见,基本能够概括危机出现时旅行社应如何应对了。

综合两篇稿件,笔者想强调两点:第一、危机重在防范。以海口民间旅行社为例,导游是遵照旅游合同行程安排带游客到景区游览的,根据当时的天气状况,导游已做出警示提醒,征询全体游客意见后才上岛的。但景区没有使用大船、而是用快艇接送游客的。如果这两种情况分别形成文字,并由游客和景区方签字,那么出现问题后,责任应该由谁承担就很清楚了。而海口民间旅行社的导游忽略了这一点,使得旅行社蒙受了损失。同样,假如银河假日旅行社在设计产品时,就注意了增加科技含量或是防伪宣传,提前给消费者打上预防针,那么后面的打假行动可能就不必那么辛苦了。所以,危机的防范非常重要,旅行社的管理者和导游、领队、计调都应该具备这种意识。

第二、危机就是危机,为了扭转危机运用公关手段,才出现了危机公关。所以,我不认同“旅行社在危机公关中是处于弱者地位的”这一说法。感觉企业面临危机了,运用公关手段维护企业形象,告知公众事件原貌,给社会一个交代,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做法。但前提是必须在防范上做足,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加之旅行社又实实在在地为游客做了那么多工作,任何一类公众(包括法律部门)应该站出来为旅行社说话。这样做危机公关的目的才算达到了。

国内(国外)机票最新优惠:咨询电话:400-620-5166

在线问答MSN:i5iucn20@hotmail.com

企业QQ:4006205166

出境旅游线路最新发布:http://www.5iucn.com/abroadtour.asp

吾爱旅游网签证中心代办全国个人旅游、探亲、商务签证

http://www.5iucn.com/visa_list.asp

咨询代办电话:400-620-5166

  

更多出国签证 酒店 机票 提问请到新浪微博:@吾爱全球签证中心 微信:visa5i

  

分享到: 更多